行业资讯
樊会涛院士:打造通用航空产业“新星”
2019/3/8 11:30:39  转载自: 民航资源网  
收藏 ]关闭 ]

“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新的经济发展动能。我个人认为,通用航空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推力产业。”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在航空界两会代表委员媒体见面会上表示。

说到民用航空,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客运飞机、航空速递,其实还有很多航空器默默从事着除了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这就衍生出了通用航空产业。通用航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业作业”,涉及工农林渔建医各个行业的专业需求,二是“消费作业”,涉及文体休旅等各种形式的个人消费以及飞行员培训。

“通航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且绿色环保,符合我国的发展理念。我国通航发展存在广阔空间。”樊会涛表示,我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但美国“专业作业”通航总飞行量每年在数百万小时量级,“消费作业”通航总飞行量在数千万小时量级。相比而言,我国通航总飞行量存在数量级差距。

樊会涛指出,我国通航飞行总量相比较低,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通航存在的客观需求却不低。例如紧急救援需求方面,美国将1小时内达到急救中心作为一个关键指标,为住在离急救中心开车超过1小时地方的居民提供航空紧急救援服务,可用于该用途的军、民用直升机超过万架,相比而言,我国全部民用直升机保有量才过千架,加之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道路交通事故率都处于高位,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存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风险巡视需求方面,我国日常需要开展风险巡视的森林、内陆水体面积、油气管线等数量庞大,卫星系统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采用地面系统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十分渴望航空风险巡视的发展;中产消费也有相应需求,我国已有2~3亿人达到“中产阶级”收入和资产水平,具备一定的通航消费潜力,但真正获得私照的飞行员仅以“千”计。

需求意味着市场,如果将这些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消费的出口,自然能助经济、社会发展一臂之力,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樊会涛认为,目前我国正在按照民航发展的做法搞通航产业,门槛、成本高,运营困难。此外,通航飞机现在处于一个“飞不起来,落不下去”的尴尬境地。低空空域管理办法中将空域分为管制、监视和报告空域三类,其中适合私人飞机飞行的报告类空域很少。飞行便捷是通航飞机的一个要素,如果没有高效的飞行网络,就会导致通航飞机“飞不起来”。我国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滞后,导致通航飞机“落不下去”。对于通航消费需求还未有效释放,人们在以往的观念上总觉得飞机“高大上”,是奢侈品,从而对飞机敬而远之,通用航空人才等方面也面临着缺口。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樊会涛建议启动政府采办加速形成规模化通航市场。建立紧急救援考核指标,推动地方政府对急救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并通过各级地方政府采办,直接或间接组建通航专业机构或公司,提升重大灾害和风险防控能力。此外,还应加快建设通航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体系,建议将划定的特定用途通航空域交给地方管理,并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家通航运营管理体系,以通航“航路成网”为目标,将各通航机场、通航塔台形成完整保障体系,支撑跨区的通航运行。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加快培养成规模、成建制的通航人才。”樊会涛建议扩张通航飞行员、机务、空管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规模。对相关教学提供从技术、资金到管理的多方面支持,加大力度推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办学、立业。建议政府直接采购通航飞行员培训服务。通过国防动员等方式培训私照飞行员,尽快将我国的私照飞行员规模提高到10万以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静安东里12号院国门大厦D座2层
电话:010-64616810(前台)
邮编:100028
网址:http://www.aopayun.com    京ICP备1103858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