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导弹院郭玲红:攀登科研事业高峰
2018/6/28 21:34:06  转载自: 互联网  
收藏 ]关闭 ]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从进入南开大学的那刻起,这句校训便深深地扎根在了郭玲红的心里,提醒着她报国、创新与奉献。

现任航空工业导弹院第七研究所资深主任、研究员的郭玲红长期潜心雷达技术研究,从普通的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郭玲红一步步攀登着科研事业的高峰,实现着自己的“航空报国”梦想。

跑好科研的“马拉松”

甘于寂寞、奋力沉潜、认真敬业,才能以创新之姿攀登科研事业的座座高峰。

郭玲红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一干就是24年,对她来说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一次竭尽全力的攀登,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预研之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关键在于坚持。面对新问题、新领域、新挑战,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对科学研究始终如一的热情。

搞预研的人必须要学会坐“冷板凳”。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一些不确定的技术风险,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一步步扎实地往前走。

“当一个理念性的东西变成了现实,并且能够运用于型号,甚至最终实现批产,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份成就感,让郭玲红在看似单调的研究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和动力。

做好预研的“开路人”

作为技术负责人,郭玲红承担的某项目,历尽产品工作环境迥异、工作流程不同,产品可靠性要求高、技术指标高、技术方案差异大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产品研制和空间试验验证,为支持未来技术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某预研项目研制难度大,目标所在的背景复杂、体积小,对系统总体设计提出大量的挑战,小体积下空间布局和性能优化、多模式工作、复杂检测算法,部分关键器件还处于初级发展应用阶段,器件和组件技术指标及成熟度不高……一个个技术难题摆在了郭玲红面前,作为“开路人”,郭玲红心里明白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查资料、看文献、定方案、做仿真、开展试验验证……实验室和办公室几乎成了郭玲红的“常住地”,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都是常事。

郭玲红常对同事开玩笑地说:“我们是吃螃蟹的人。”但“螃蟹”好不好吃,怎么吃,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课题研制工作的人才能体会。

“有时候也会有挫败感,当一个方案经过了长时间的尝试和试验仍然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开始自我反思,是不是解决思路有问题。”郭玲红说,“挫折和失败都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走下去的勇气和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能力。”

凭借着过硬的研究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郭玲红带领着团队取得了复杂环境下系统关键技术突破,研制出国内首个系统原理样机,率先主持完成外场试验,在该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

传好手中的“接力棒”

“给青年人更多舞台,让他们实现快速成长”,这是郭玲红培育青年人才的理念。

由于预研团队年轻人较多,如何做好知识传承,使年轻人尽快成长为技术骨干是郭玲红一直关注的问题。

“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敢想敢干这正是青年人的特点和优势,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他们也可能会偏离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他们的‘把舵人’。”通过师徒帮带、多岗位锻炼,团队中每一个青年人才都得到了快速成长。预研项目的研究背景、指标体系、关键技术与传统方案都有很大差别,可借鉴的东西又少,正是这种“新”东西,驱动着青年人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主动查资料、搞调研、做试验,从创意性的方案到最终产品的呈现,整个过程中,青年人自主科研能力在不断提高。

凭借着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与热爱,郭玲红在科研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宽。她先后获得军队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得两项国防发明专利授权, 为我国弹载武器系统技术进步、型号研制,雷达系统空间领域技术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荣誉与掌声过后,郭玲红又继续攀向了新的高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静安东里12号院国门大厦D座2层
电话:010-64616810(前台)
邮编:100028
网址:http://www.aopayun.com    京ICP备11038585号-3